种养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是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矛盾的一把钥匙
在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四川省是我国畜牧和粮农农产品主产省之一,几十年来的农业粗放式经营,许多地方农业结构调整还是“花架子”未下深水,为发展经济许多地方把眼光总是盯在,把最优惠的政策放在金融业、房地产业、现代工业等高端产业,而往往轻视立足之本的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其实大有可为,作为四川省传统农业县,梓潼县便回归优势主导产业,瞅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有利机遇,大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模式,引进农业专业种养业主在梓潼发展种养循环生态农业,已呈现出良好态势。
前些年,考虑到大量的畜禽粪污处理一直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梓潼县在发展大型养殖产业时非常犹豫,严格限制畜禽产业的发展。2014年以来,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理念,对养殖场的粪污通过种植园进行消纳的种植园和有机肥厂进行转化,近些年引进了泰国正大集团建立标准化生猪代养场,与圣迪乐百万羽蛋鸡养殖企业合作,梓潼县政府在土地流转和农业技术投入方面政府加大引导,同时严把环保关,科学布局,为农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也使一些逐渐撂荒的坡地成为了农业产业的热土,大量有机肥的使用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农产品的品质,为农业产业品牌化和规模化打下了基础,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今后在完善农产品加工和市场销售环节上寻找突破,整个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通过企业带动和辐射,为群众带来了可持续性的收益,使探索的“1+5”产业扶贫有了鲜活的载体。
在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梓潼县在农业生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许多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一批致力于农业现代科技服务专业人才匮乏越来越突出,推进农业生产体制改革才已有小小成效。文/山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