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治污需要理性和耐心

2015-12-15 作者:风吟 | 阅读量:1716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2015年,“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开始实施,“水十条”的推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施行,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2015年全国环保厅局长研讨班座谈会8月底在的京召开,强调“十三五”时期,环保工作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战役,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保目标等等,显示了对国家强势推动、铁腕治理的决心。一方面加大对地方政府失职的问责,另一方面加大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让他惩罚以后,永远不敢再违法,或者惩罚了这个企业,其它企业就不敢再违法。

于是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始重拳出击,铁腕治污。有政府领导就夸海口说狠话,急功近利缺乏治污常识,以为说几句狠话污染就治理好了,一声令下空气质量就改善了。

笔者认为:治理污染,需要脚踏实地,需要理性和耐心。

污染物是长期慢慢积累起来的,不可能靠说几句狠话就治理好了污染。治理污染是一个慢长的过程,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理性的思考,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落实,一步一个脚印。不但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并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而且还要从长期危害性和治理难度等方面理性看待治污。

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的治理都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湖泊污染治理,一般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而土壤污染治理,周期更长,难度更大。此外,相比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更大,甚至会导致物种灭绝。为此,在治理污染的进程中,铁腕治污既要有紧迫感,也要有理性和耐心,即要有正确的治理方向又要有得力的措施。应本着为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学会比较,学会辩证,理性看铁腕治污。把治理污染看成是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坚定不移、勇于担当、激流勇进的态度推进污染治理工作常态化,普及治污常识,科学治理污染。(风吟)

作者的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