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民政:“禁酒令”不要成为挂在墙上的“制度”
中央纪委官网今年以来通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各类违反规定饮酒案例超过30起。中央八项规定出台4年间,全国多地出台规定: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近期,各地更是加大对公职人员各类违规饮酒现象的监督查处力度。不过,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干部仍然通过种种方式搞变通违规喝酒。(来源于:11月30日,中国新闻网)
“酒逢知己千杯少”。诚然,适当饮酒,交朋结友,联络感情,正常的人情往来中“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本也无可厚非。然而,倘若公款大吃大喝、公务员中午豪饮,则败坏了党风政风。加之,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许多地方、许多单位都发布了“禁酒令”,更不能把禁令写在文件上、挂在墙上、停留在口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曾是多少性情中人的感慨,古往今来,更有许多文人骚客酒后留下千古佳作名句。可是现在而今眼目下,某些官员嗜酒如命,他们对“红头文件”更是熟视无睹,照样公款吃喝,照样开怀畅饮,不得不感慨这些领导干部在酒桌上也是显得十分“蛮拼”的。
曾有报道,湖北恩施州来凤县地税局干部肖某,在县局食堂陪餐后,因酒后呕吐窒息死亡。一个美好的家庭在瞬间破碎的同时,相关责任人也得到了严肃的处理,包括县地税局就餐的人员给予停职处理。而事情尚未平息,广东韶关市乐昌市沙坪镇的“酒后猝死”事件又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镇政府花75万元“摆平诉求”让人难以理解。如此种种,无疑只会笑翻众人。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古人曾如是云。显然,在酒文化日益盛行的时下,领导干部沉湎于酒桌之上喝得脸像关公、行像济公已屡屡皆是,有的甚至丑态百出、庸俗不堪,群众颇有微词。同时,中午喝得酩酊大醉,下午酣然入睡或醉意朦胧,影响的必是办事效率。迎来送往更是潜存于领导干部中的一种“顽疾”,而其“病根”就在于酒的“凝聚”作用。这些着实影响着党的优良作风。
大家试想,禁止领导干部中午喝酒,有利于大家在八小时工作圈内保持健康的精神风貌,从而塑造作风严谨、务实、认真的良好形象。因此,“禁酒令”就应当来得猛烈些,来的彻底一点,就要拿出“刮骨疗伤”的气势,必须要上行下效、从源头治理起走,才能让“禁酒令”令行禁止。
“敬酒虽好,不必贪杯”。而今,各地的最严“禁酒令”,不管是从落实中央规定和制度来看,还是从作风建设、提升地方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来看,亦或是从保护干部、减少公款消费等角度来看,都应该被点个赞。作为“禁酒”这块的工作,其实中央早已有明确规定,其他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关规定和制度,但是,细细品读一下,很多地方的“禁酒”并不严格。比如“禁止工作日中午饮酒”限定了时间,只有工作日中午不能饮酒,那其他时间呢?比如晚上,是不是还是可以潇洒依旧?是否还是可以接待依然?再比如接待的层级,很多地方是管住了基层,没管住高层,也就是说,许多针对基层干部的严禁落实了,上层的领导干部却没有受到影响等等。
笔者呼吁,官员切莫“蛮拼”酒桌而失掉了党性官德,更不能因顶风“贪杯”寒了民心。毋庸置疑,“作风无小事,官德无小节”。“禁酒令”为官员健康履职立下了“黄牌”,但还必须要有相应的惩处体系的配套完善,避免制度流于形式,真正让“禁酒”这场清风刮来官场良好“微生态”。 (文/涪江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