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爱叫不离不弃:夏日的重逢(三)

2008-09-10 作者:乖乖的坏小孩 | 阅读量:3264

题记:

人们说

时间是治疗伤口

最好的灵丹妙药

有人说

时间是个致命伤

可以让你慢性中毒

只是

时间

让大家重逢

终于,经过了 太多太多 的残酷竞争,Summer Associate-ship终于要开始了。想想从

开始在 RSM Erasmus University读MBA以来,从一开始就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不能

不说,班上是高手如云,而全球MBA都必须要经历的Summer Associate-ship几乎都是一

种非常残酷的种族内"群殴"。试想,一个职位,来竞争的几乎都是自己的同班同学,

大学念一样的课程,唯一不同的就是别人比你有经验,比你更优秀,那是一种"群殴"

之后,用剩下的力气来"单挑",还是有很大力量悬殊的单打独斗,硬着头皮也要撑着

的那种。当然,很多很多的人,都必须一次又一次的面对残酷的淘汰。不知道为什么,

安安一直都是个喜欢静静得站在那个竞技场的边缘看着大家的人,对于Summer

Associate-ship也是很无动于衷,直到后来----

这家很大的印度软件公司要在RSM招人。又是"群殴"式的面试,还有班上的印度同学

被通知面试,当然,这个人后来跟安安成了好友,还对中国情有独钟,跑到上海开了家

IT Consulting的公司,貌似生意还不错,也在不久后娶了一位还在读MBA的印度女孩为

妻,尽管是arranged marriage, 但是这位仁兄并没有什么觉得不好的,还挺高兴得把

准新娘的照片传给安安看,说,他挺高兴的。其实,安安当时就在想,所谓爱情难道真

如一些人说的,日久生情?尽管是家里安排的,但是作为在还算在全球小有名气的管理

学院接受过MBA教育的同学来说,难道他就没有半点的异议?又或者说,其实很多人并

不知道什么是真爱。

记得,当时一起去的有几个同学,那个美国人,貌似是J.D,也有美国执业律师,安安

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知所措,尽管MBA是英文教育,但是毕竟有母语是英文的强人在其

中。不过,印度人讲英语还是比较有特色的,事后听一个同学说他当时几乎啥都没听

懂,呵呵!真是奇怪,安安是什么运气啊,居然都听懂了。而那个"群殴"的面试问题

估计会让很多人都郁闷:

"Indian has become the IT-outsourcing superpower in the world. What is the

reason for that? For cheap labor cost or for talent pool? "

郁闷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这个debate的方式,说:

" You do not have to team up with others. "

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攻击你的观点,你也可以攻击其他人。如果,有人发现你的观点很

容易被公司高层接受,大家会一起围攻你的,想起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尽

管安安的文学功底不怎么好,但是马上就意识到这个可能性。只给了一张纸,一支笔,

外加5分钟来准备,到时候必须开口发表自己的观点,谁先谁后的问题。这个时候变得

危机更大,先提出观点的固然有先声夺人的优势 ,很可能提出的观点对自己非常有

利,但也让其他人有足够的时间来攻击你。不过那位美国哥哥倒是很有"绅士风度",

说了一大通,在安安看来很失一个执业律师水准的话,想想无论是代理原告还是被告,

都要攻守有道吧!可惜他的话让安安觉得,这些论点呢,用来做矛呢,缺少点锋利。但

是用来做盾呢,又显得不够厚重。当然,没太多时间给安安多想,几位绅士都发表了高

论,就剩下安安一个人静静的待在那里,不得不开口了。其实,可以说的论点都被他们

说完了,安安几乎已经是站在墙角,无路可退的地步了。只好用安安一贯的做法,随机

应变,无招胜有招了。安安没办法像他们一样从证明去辩论了,幸好安安的脑子还算灵

活,马上用反证法说得那几位印度HR叔叔们笑着点头。自然,10来个小时后,email信

箱安安静静躺着欧洲区HR主管的offer.

那天,居然是6.1儿童节。

那时,意外收到称得上老友的留言,QQ里有个看似熟悉但其实又不太熟悉的人,说,会

到荷兰来看我。

那时正和那位印度同学稀里糊涂得忙着项目,安安负责的是进入挪威市场的项目,印度

哥哥负责的是分析是否进入土耳其市场。也感谢印度哥哥看安安是个女孩子,发扬风格

让安安先挑项目,当然是不客气了,挪威听起来还是好很多,浮浅吧!不过人有时就是

有心理作用的啦!当然啦,这位印度哥哥曾经为英国电信的项目工作过4年,IT出生

的,可怜的安安是学法律的,学政府管理的,对IT几乎一窍不通,记得当时欧洲区IBM

relationship manager在狂讲一些构架问题,安安很努力去适应印度口音,无奈那位经

理先生用到超多的IT abbreviation, 安安几乎是在听天书,只好一副可怜兮兮得样

子,眼巴巴地看着他。终于,这位叔叔大发善心,问:

" You do not have IT background, right?"

安安狂点头,然后再眼巴巴得看着他笑,希望他指点指点,接着的一句话让安安的笑容

凝固,

"Your classmate can help you. He has IT background."

就看着印度哥哥得意得看着我笑。安安发誓要找自己的supervisor找些书来看,这位先

生是ING客户经理,后来在挪威公司成立后调忍挪威公司负责人。当然,他很好心,亲

自画了几个图给安安,解释IT consulting的服务包括哪些,平时会怎么简写等等。该

死的印度同学!他硬是主动提出说可以在一个星期后做presentation汇报项目进展!My

God!安安自认为跟他没仇,如果有,那就是上辈子的!在安安还没弄清楚IT术语的时候

他提出要汇报项目进展,存心让安安难堪的样子,哼!不能输给他,怎么说也要给中国

人挣点面子。没日没夜赶活,终于,那个周五,完成了presentation,只是安安发现,

跟印度人比,英语的劣势太明显了,还有就是安安读MBA的时候太年轻了,毫无

presentation skill。而就是这个周末,QQ图像闪动,有朋自远方来!其实也不算远,

从法国到荷兰其实很近的。

安安对这个男孩子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也许是认识的时候感觉就不好,总感觉这人是

playboy. 只是过去两年了,大家在国外读书,实习,也开始独立生活,慢慢都长大

了,不再是像第一年来的时候,给在德国读书的高中打电话,他居然说:"过年了,又

长大了一岁,你要乖点啊!"其实,他就比我大15天,过去的岁月里,也许他已经摒弃

了很多坏习惯,真的长大了!安安是这么想,至少他的言语中听起来他是长大了些,起

码知道说要对自己,对父母负责,起码知道说感觉读书是在完成父母的心愿之类的,也

算是意识到很多问题吧。本来,在国外读书的很多人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是不喜欢读

书的,甚至排斥,但是会把读书拿到学位看成一件任务,看成对父母的交代,而这个典

型就是安安远在澳洲读书的表弟Rocky. 而这位在法国的老友也算是不是很典型的典型

吧。在鹿特丹中心火车站见面的时候,真的是很滑稽―

约好在tickets & service的门口见,可是安安转了半天没看到他,终于——

作者的最新文章